PC結構的概念
預製混凝土構件是在工廠或現場預先製作的混凝土構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由預製混凝土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裝配而成的混凝土結構,即純PC結構。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是由預製混凝土構件通過可靠的方式進行連接並與現場後澆混凝土、水泥基灌漿料形成整體的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即PC與現澆共存的結構。
PC構件種類主要有:外牆板,內牆板,疊合板,陽台,空調板,樓梯,預製梁,預製柱。
預製率是指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室外地坪以上主體結構和圍護結構中預製構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對應構件材料總用量的體積比。預製率是單體建築的預製指標,如某棟房子預製率15%,是指預製構件體積150立方占總混凝土量1000立方的比率。
裝配率是指裝配式建築中預製構件、建築部品的數量(或麵積)占同類構件或部品總數量(或麵積)的比率。裝配率是一般是指工程項目裝配式建築所占比例。如一個項目共有10棟建築,有5棟是PC結構,即裝配率為50%。
PC結構的優勢
1、抗震性能高
C結構計算主要按照每個構件本身的承載力進行,通過適當方式連接成整體。節點、接縫壓力通過後澆混凝土或灌漿或座漿直接傳遞;拉力由連接筋、預埋件焊接件傳遞。當預製混凝土接縫界麵的粘結強度高於構件本身混凝土抗拉、抗剪強度時,可視為等同於現澆混凝土。
連接部位根據變形的方向和大小可做成滑動、鉸接或者固支(裝配式很難做成剛接)。當出現地震等災害的時候,PC結構主要通過節點處的應變來消除應力,不至於讓應力在結構內部持續傳遞,防止結構連續倒塌。
2、工廠化生產
PC構件由於工廠化生產,可以采用幹硬性混凝土、擠壓成型、高頻振搗、高溫養護、離心成型等工藝,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可以輕鬆做到80MPa以上。而現場現澆結構限於條件,很難做到。同時,由於工藝不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很容易做成“清水混凝土”和“裝飾混凝土”,以減少後續粉飾和裝修的成本。PC構件由於規模式自動化流水作業生產,其成品生產成本遞減。
3、PC構件產品化
一些工業廠房和一些民用建築中的構件屬於高度標準化的產品,可以按製造業生產方式批量化連續性生產,形成工業品庫存進行采購和銷售。
PC的優點也恰恰是現澆混凝土所難以具備的。

PC結構造價高嗎?
目前行業推進PC建築遇到最大的問題是“成本高”,這是事實,也可能是一個偽命題。
PC建築造價構成與現澆結構肯定有差異,其工藝與傳統現澆工藝有本質的區別,建造過程不同,建築性能和品質也會不一樣,二者的“成本”並沒有可比性。建築領域不斷進行技術和工藝創新,最終的目標隻有兩個:在同等造價條件下提高建築性能,或者在同等建築性能條件下降低造價。如果一個新工藝能夠既能降低造價又能提高建築品質當然更好,但也不要太理想化。
放在宏觀的思考維度,成本隻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和一個點,從全局,從整體,從長遠進行思考,未來,為了綠色環保低碳和提高建築品質,適當增加造價也是能接受的,並且隨著PC技術的不斷進步,成本會逐漸下降。
PC標準化,設計和生產標準化構配件,能在裝配建築上通用,建築工業化就先完成“模數協調原則標準”。隻有這樣才能降低PC成本。(雷發明 編輯)
|